100多件政策出招 上海如何成为“双循环”战略链接


来源:

100多件政策出招 上海如何成为“双循环”战略链接

作者: 胥会云 许子怡

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依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应对变局,上海如何开辟新局,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第一财经记者从上海市发改委获悉,自2月7日率先发布《关于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抗疫惠企“28条”)以来,上海已累计出台实施“六稳”和“六保”相关政策文件100余件,包括扩大投资“20条”、新基建“35条”、在线新经济发展“23条”、稳外贸“11条”、利用外资“24条”、促消费“12条”等。

这100多项政策,正在推动上海的投资、消费等数据回升,也在推动上海产业能级、开放能级的不断提升。

新基建带动固投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上海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8%。

与之相比,全国今年1~6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281603亿元,同比下降3.1%,降幅比1~5月份收窄3.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85011亿元,下降8.3%,降幅收窄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88296亿元,下降1.0%,降幅收窄2.9个百分点。

发挥投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上海有自己的优势和考虑。

5月7日,上海发布上海版新基建“35条”(《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目标是到2022年底,推动上海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上海版新基建选择了自己的四大重点领域:以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为主的“新网络”建设;以创新基础设施为主的“新设施”建设;以人工智能等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为主的“新平台”建设;以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为主的“新终端”建设。

针对这四大重点领域,上海初步梳理排摸了2020~2022年要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这其中,主要的投资将集中在“新网络”、“新平台”建设上,具体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电网等新型基础设施。

5G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数字基础设施,上海具备较好的5G发展条件。目前,上海拥有紫光展锐、华为海思、中兴上海研发中心、诺基亚贝尔、昌硕科技等重点企业,几乎覆盖了5G基带芯片、通信设备、通信终端等通信制造全产业链。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2万个,5G室内小站2.2万个。

6月5日,上海市经信委还发布了《支持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用能指标的通知》,公布了支持用能的12个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名单,共支持机架数3.6万个,并要求确保在2021年6月底前投产运行。

在“新平台”建设中,数据中心的地位特殊,被认为是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也是数据、计算、网络的基石。目前,上海的数据中心规模“国内领先”,利用率、服务规模处于国内第一梯队。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表示,明年一季度前,上海全市将新增6万机架供给,直接投资约120亿元,带动投资超过380亿元。

首创节庆活动促消费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19年消费对我国GDP的贡献率是57.8%,是增长的第一引擎。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目前供给端的恢复快于需求端。我国各行业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生产运营,但消费相对复苏乏力,促消费任务仍然艰巨。

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如何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打通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海的选择,是首创一个大规模综合性消费节庆活动。5月4日晚,“五五购物节”正式启动,时间横跨5月、6月。

成绩单显示,首届“五五购物节”参与商家线上超过52万家、线下超过10万家,举办重点活动170余项、特色活动1000余项。购物节期间,上海全市线下实物消费总额2846亿元,环比增长11.6%,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全市网络零售额达2551亿元,同比增长23.5%。

内需的提振和恢复,也带动了外贸企业的转型发展。

4月28日,上海美度纺织品有限公司的拼多多店铺正式上线,售出了其面向新电商市场的第一件自有品牌运动训练服。

美度是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球衣定制商之一,经营球衣、训练服、休闲服等品类,服务于安德玛、美津浓、卡帕等全球顶尖运动品牌,是欧美国家篮球、棒球、橄榄球等赛事诸多俱乐部以及国家队球服的供应商。2019年公司销售额达3.5亿元,超过95%的市场份额在海外。

受疫情影响,美度公司的海外订单量短期内下滑了1/3,即使采取了员工轮班制、工厂上班时间削减等举措,订单也只够支撑工厂运作到6月底。

作为“五五购物节”的重要举措之一,上海联合拼多多、i百联等电商平台以及外贸代表企业,联合启动“出海优品 云购申城”大型活动,以帮助上海本土精品外贸企业拓展内需市场。

提升融入世界经济的能力

7月7日,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举行第七次会议。会议指出,要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密切跟踪、深入研究国际经贸格局和规则变化,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主动承担更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推动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融入世界经济的能力水平。

对于努力争当上海经济发展增长极和发动机的临港新片区而言,尤其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加强招商引资,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固链补链强链,同时加快构建世界级、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也就在7月7日,盛美半导体、格科半导体、新微化合物半导体、商汤科技、上飞装备等18个产业项目在临港新片区集中开工,总投资480亿元,产值约800亿元。

这18个项目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有的能够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提升产业链整体能级;有的则能够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结构,进一步推动解决“卡脖子”技术,进一步“筑巢引凤”。

第一财经获得的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20日揭牌,至2020年7月9日,临港新片区已经洽谈项目约2390个,签约项目324个,涉及投资额2591.22亿元。

7月17日,临港新片区召开半年度工作会议。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1~6月,临港新片区产业经营产出增长提速,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660亿元,同比增长32%。投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36.5亿元,同比增长29.7%,其中产业投资预计完成126.6亿元,同比增长77.1%;实到外资完成2.96亿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9.2%。招商引资步入快车道,1~6月企业注册数大幅增加,新设企业7035户,同比增长62%,平均每天新设企业85户、企业变更事项受理90户,受理量创历史新高。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表示,下半年临港新片区将继续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发挥好特殊经济功能区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在“7+5+4”产业规划领域开展战略招商、精准招商,加快争取一批补链、强链、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打响“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等特色园区品牌,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发展。

[责任编辑:PF085]

责任编辑:PF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