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存在上升压力 专家表示:银行业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来源:

不良贷款存在上升压力 专家表示:银行业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本报见习记者徐贝贝

受疫情冲击影响,实体经济运行遇到一定困难,银行业、保险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银保监会数据显示, 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

7月11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年初以来账面不良贷款余额虽然增加不明显,但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反映有一定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违约风险暂时被延缓暴露,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会陆续呈现和上升。

针对不良贷款可能存在的一定幅度反弹,银保监会表示,必须做好应对准备。一要进一步做实资产分类。严格区分受疫情影响出现困难的企业和本身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对于后者,严格按规定确定资产分类,符合不良标准的必须划为不良,实质承担信用风险的其他表内外资产也应执行分类标准。二要继续加大处置力度。今年不良资产处置金额要在去年基础上合理增加,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的资源必须全部用于处置不良。三要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综合使用核销、清收、批量转让、债转股等手段,做到应核尽核,应处尽处。试点开展不良资产批量处置,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

预计不良贷款

将陆续呈现和上升

截至6月末,各机构报告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总体较年初有所上升。银保监会指出,目前国内经济运行边际改善,但还未回归正常水平。境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衰退。一些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和企业经营压力较大,还款能力下降。

“虽然我们采取了临时延期还本付息、借新还旧、展期、修改贷款合同等对冲政策措施,但经营不善的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今后仍然存在较大违约风险。一些银行、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主动暴露不良,有的甚至故意粉饰和隐瞒。”上述新闻发言人指出,总的来说,当前不良贷款并未充分暴露,存在较大上升压力。

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在《中国金融》发表的《客观看待第一季度银行业利润增长》文章指出,由于我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不完全同步,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性,加之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对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在资产质量承压情况下,后期银行恐面临更大的不良贷款处置和资本消耗压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尽管当前从数据来看,金融体系受疫情的冲击还不明显,但信用风险上升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预计在两到三个季度之后,甚至更长的时间,金融风险可能会逐步显现。

“银行不可避免的仍有一些经营性贷款、外向型企业贷款资产质量压力增加,行业的不良率可能在二季度略有上升,银行间分化加剧,但相对来说,上市银行全年资产质量仍能保持平稳。”交通银行(5.420, -0.16, -2.87%)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对《金融时报》记者说。

银行整体抵御风险

能力较强

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金融体系、银行体系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仍较强。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78.1%,虽较年初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监管红线。

“与国际水平相比,目前我国不良率水平并不算高,银行整体的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充足。另外,商业银行利润规模大且保持正增长,而利润本身也反映了风险核销能力。因此,目前银行业资产质量对应的风险抵补能力较高,整体风险可控。”曾刚表示。

武雯表示,近年来,银行加大存量资产包袱化解力度,普遍压降批发零售、制造业中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贷款,带来整体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另外,疫情期间监管层面进一步引导银行支持相关企业发展,以时间换空间,也有利于银行自身稳定资产质量。

需要关注的是,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但银行间的分化将加剧,尤其是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偏弱。银保监会指出,一些机构拨备不达标,即便按照现阶段拨备覆盖率最低标准100%测算,银行机构仍有缺口合计超过3500亿元。若均摊到全年补足拨备缺口,这些机构利润增速将大幅降低,有的甚至为负。

“在拨备覆盖率低于100%这一最低监管水平的情况下,拨备没提够的银行可能利润也很低,利润覆盖风险的能力也不足。”曾刚认为,这些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偏弱,未来面临的风险压力会更大。

对此,银保监会表示,要及时填补拨备缺口,全面覆盖风险损失。拨备不达标的银行要制定计划,尽早达标。在当前特殊形势下,各银行要根据客户真实风险水平,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评估潜在风险,并据此计提拨备。切实补充资本,适当降低分红,不增加奖金,把有限的利润更多用于资本补充,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多措并举提高中小银行

风险抵御和信贷投放能力

“监管层面必须要强化对中小银行的重视。”曾刚表示,一是要引导中小银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二是鼓励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三是畅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拓宽处置范围、降低处置门槛。

对于银行而言,武雯表示,银行需要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深度运用金融科技、大数据等手段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提升对行业趋势性判断能力,有效控制信用风险。

近期,金融管理部门在银行补充资本、动态调整拨备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安排拨备、资本等经营要素,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

例如,在拨备计提方面,严格遵循审慎原则,要求准确区分风险成因,全面反映风险底数,按规定及时提足拨备。支持银行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具等。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银行业资本和拨备整体比较充足,但分布不均衡。一些机构,特别是部分中小机构资本、拨备水平较低,资金不实,且补充资本能力有限,渠道不多。

对此,银保监会表示,将进一步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拨备计提,充实资本实力,实现稳健经营。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要配合省级政府制定发行专项债券补充银行资本的实施方案,通过夯实资本提高中小银行风险抵御和信贷投放能力。

[责任编辑:PF085]

责任编辑:PF085